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12的文章

讀《萬病從根治》--談自己學中醫的兩個問題

圖片
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幾位學長姐在網路上討論,旋即引發班上團購風。本著「上士聞道勤而行之」的精神,很快便入手閱畢。然而重新再思考則是因為寫「金匱要略報告」而有這樣的契機。 就這樣? 《萬病從根治》一書行文流暢,每個章節都以一個生活小故事做開頭,非常好讀,比之「名老中醫系列」簡直如小菜一碟。書中以「濕、火、寒、熱」,幾個中醫基礎學中大家背得呱呱叫的「病因」為主軸,把故事串接成書。讀畢後第一個想法是:「就這樣?」。 「就這樣?」這句話不只是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常從心裡冒出來,其實在上課、跟診過程中也不時出現這種疑問。第一個故事「濕毛巾」在講寒濕以及濕性趨下,第二個故事「孔明燈」在講火性炎上,第三個故事「濕衣服」在講濕熱病機。作者也簡單用幾味平淡無奇的藥物便把問題解決。到底是這個病案特別單純或者中醫「就這樣」解決問題? 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,「寒、濕、熱」彷彿排列組合一般到處出現,好像任何問題只要對準病機就能迎刃而解,但為什麼一遇到真正的患者,想開藥試試自己的功力,卻捉襟見肘,是「治好了」還是「自好了」,都莫名其妙,很明顯的,除了辨證與論治中間巨大的斷層,「怎麼辨證」,亦即診斷的功夫,在學習的過程也留下大段空白。 學中醫最大的不踏實就像在閱讀這本,也許可稱之「閒書」一樣,覺得「東一塊、西一塊」。第一章從寒濕、火熱、濕熱、寒邪最後談到上熱下寒。第二章則以五行生剋的故事來串接。第三章則舉了很多「玻璃刀」,一些針對特定症狀,所謂的「特效藥」。 可能因為從小到大,學科學、讀科學,習慣了,中醫在現代科學的脈絡中便顯得毫無次序章法。現代醫學將人體分做十大器官系統,生理、病理、組織、解剖無一不是依照器官系統次序論述。因為太習慣這樣的分類方法,中醫學中的五臟系統雖然可以互相比附,在操作時卻難以抽絲剝繭直指要害。 第一個問題 第一個學習上的問題是基礎生理學,中醫五臟六腑在比附到現代醫學的架構之中出現了問題,以「腎」為例,如同書中論及「腰痠」,直覺反應「腎虛」引起了滿堂哄笑。確實,在中國人的觀念裡,腎被聯結到生殖功能似乎更勝於聯結到泌尿功能。醫書所言「外腎」即是指睪丸,在《本事方》、《蘭事秘藏》、《醫學入門》都有「外腎」一詞出現,蓋形似也。當然在藏象學說中,又包山包海的把生殖、泌尿、內分泌的功能都一起論進去,可是從《內經》當中去追蹤「腎」的功能,跟泌尿的關係

在整理的片刻中體會道心

圖片
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 乍看是一本站在書店看完就好了的整理書籍,卻讓我在這本書離開新書區後,又上網把它買回家,一個晚上瞬間讀完還忍不住看了第二遍。是這樣的一本書。 好多部落客都推薦過了,我在這裡大概只是錦上添花。我常收看的幾個醫學部落主,如: 志志看世界 ,也推薦了這本書。 經歷一次大搬家,在整理的過程中,老是有這個也想留,那個也想收的困擾。我也是因為太會「收」、「藏」,在整理過程中發現一大堆「原來這個也還留著啊」的東西。這本書讓我茅塞頓開,忍不住就想要著手整理。 書本的作者可以說是「整理狂」。心路歷程娓娓道來,簡直就是「從整理狂到整理教主的養成故事」。突然心領神會,這不就是「道」嗎?好像什麼工作,都有這個路的影子。 昨夜西風凋碧樹,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。 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。 眾裡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姍處。 昨夜西風,以為自己獨上高樓,望斷天涯路,簡直已經是收納整理的高手;後來獲得寶典《丟棄的藝術》,丟東西上了癮,為伊消得人憔悴,甚至在整理的片刻中,靈光乍現,彷彿有人對她說:「請把我看清楚」(這簡直是驚悚小說吧?!);定神把物品看清楚後,發現,整理的境界並不是學會多少奇招祕法,更不是丟了多少東西,而是最根本--人與物的連結關係。這個物品,是否讓你感動、感恩,來決定其去留,並且幫每類物件找到它的歸屬,找到它的家。 整理的書也看過好幾本,這樣的境界,好像是最高了。 學習中醫似乎也有這樣。常有人說「習醫三年,天下無不治之病;行醫三年,天下無可用之方」,我在想,第三句呢?莫非是「天下有可治之病,有不治之人」?我不曉得,我連「習醫三年天下無不治之病」的第一境都還沒入呢。 從整理的片刻中,體會道心,人與物的關係,在這本書中令人感動。對物的感恩,我們是否從沒想過?記得朱子治家格言中有「一粥一飯, 當思來處不易.半絲半縷,恆念物力維艱」。 在農業社會裡,即使大戶人家,還知道茶盞何處窯燒,錦帛何地織製;但今工業社會,人與物的關係,只剩下金錢買賣,往往在買下瞬間,心動的感覺就結束了,物件便被擱在家中某處蒙塵,久而久之累積的物品,多不勝數。 一個物件,握在手中,你是否還想跟它,相伴左右,又或者,是時候該送它一程,讓它有新的生命、新的主人。 「上士聞道,勤而

考後中,你的心態與準備

圖片
決定好要考後中,千頭萬緒,該如何準備? 一、了解自己的實力 以中國醫後中而言,需要準備四科,國文、英文、生物、化學(包含有機化學)。如果非醫學相關科系的,要有兩年抗戰的準備。醫學相關科系的,如果國文、英文基礎不好,還是要建議給自己兩年甚至以上的時間。 二、如何配分 以近三年中國醫後中最低錄取分數為例 :101年,281分、100年,296分、99年,273分。分數差距相當大,但是如果以300分為目標,就十拿九穩。 國文:70分選擇,30分作文,應以60-70為目標。選擇題應拿46-50分,作文應拿14-20分。 英文:80分選擇,20分作文,應以70-80為目標。選擇應拿60-70分,作文應拿10-15分。 生物及化學:100分選擇,應以72-80分為目標。 文科好的,要衝刺文科,國文70、英文85、生物及化學72。 理科好的,要衝刺理科,國文60、英文75、生物及化學82。 這個考試難就難在,文科好,理科卻不能太爛;理科好,文科還不能太差。 而所謂「文科好」,仔細觀察,國文作文需要接近20分甚至以上的高分,英文作文也需要15分以上的高分,才可以把分數衝高,所以要用文科衝刺並不容易,必須一併精攻作文方法。而用理科方式衝高分數,相對容易一些,但是題目要做得非常細,國文還要保持在60幾、英文也要在70以上,所以仍然有其難度。 因此想要用一年把書念完,要有非常精當的讀書時間安排。 三、時間管理 實力較好的,用一年當作時間表,實力覺得尚有不足者,一樣用一年當作時間表,做兩個循環。 第一是選老師,把課表排好。一般來說,國文哪位老師都可以,英文推薦張文忠(即劉增榮)老師,生物推薦沈浩、曾正老師,化學推薦林智、方智、洪亮老師。其實不論建國補習班或三元補習班都可以,因為重點在於自己讀書的方法。 排完課,剩下的時間其實仍有很多。 文科型的學生要把時間投注在補強理科上面,把生物、化學題目做熟。化學又以有機為主,需要花大量時間理解與解題,練習題目是最重要的,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「背公式」、「整理筆記」、「整理背誦重點」上面。理科讀書方式還是要循序漸進,從第一章開始念,念完各章節重點筆記,才開始做題目。做題目要舉一反三,比如考光合作用中的一個酵素,那就要把其他各種酵素都複習一遍。其餘時間要把文科衝更高,簡單的題目就不用做